口腔里长虫子?别不信,真有这事!
作者:李爱云
发表日期:2017-08-11 00:18:25    阅读数:3950
  近日,消化内科收入了一位32岁的腹腔积液、口腔癌的患者,因长期嚼槟榔、吸烟导致口腔疼痛,进而恶化成口腔癌。患者口腔、口唇乌黑,右侧唇部皮肤溃烂缺失约5*10cm,牙龈发黑溃烂,口腔黏膜溃烂。护士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夹出三条活蹦乱跳的咀虫后告知医师,经口腔科会诊后进行局部清创,清出了十条左右活的咀虫。

  口腔癌在全世界是居第六位的常见肿瘤,好发年龄是在40~70岁之间,可发生于舌、颊、颌骨、牙周组织任何部位。男性的发生率较女性高1~5倍, 吸烟、饮酒、嚼槟榔是导致口腔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1、长期嗜好烟、酒、槟榔: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吃槟榔、吸烟、饮酒史,咀嚼槟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细胞分裂活动增加,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
2、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
3、异物长期刺激:牙齿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粘膜,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
4、粘膜白斑与红斑:口腔粘膜白斑和增生性红斑尝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5、口腔卫生差: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对致癌物更敏感。
6、紫外线和电离辐射:从事户外工作者,长期暴露在日光直接照射下,其唇癌和皮肤癌的发病率都较高。电离辐射可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激活肿瘤基因而导致癌变,无论是r线或x线都有致癌作用。
7、其他:诸如微量元素锌缺乏都有增加机体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另外,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病毒感染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疾病也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口腔癌的护理
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每一个癌症患者和家属的必修课。亲友家属应在生活上情感上多给予患者关怀贺帮助,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安慰,同时患者自己本身也要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口腔清洁护理
  术前三天给予朵贝氏液进行口腔洗漱、饭后、睡前每日4次。如有牙垢、牙石应给予清除,患有牙周炎症应该给予治疗,如有溃疡,除了漱口以外,还应该擦达克罗宁。术后应及时清除口腔及其气管内的分泌物,观察呼吸是否通畅。在康复期间,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营养调料护理
  口腔癌患者往往受到疾病本身和治疗带来的双重折磨,其营养状况往往较差,应该注重加强营养,指导患者进食细、软、刺激性小、含丰富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对各种治疗的耐受力,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漱口。

特别提醒   
  术后患者要特别注意平卧休息(无需枕头)。术后6小时后斜坡卧位,以利于呼吸,减轻颌面部肿胀。行组织瓣移植者头偏向术侧,头部和舌体适当制动,绝对卧床一周,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


消化内科咨询热线28574045
回到顶部